top of page
4.png

新聞稿、講座及訪問 

Press Releases, Webinars & Interviews

Yahoo 健康|鼻敏感環境因素影響大 「皮刺」找出根源 免疫治療或可斷尾︱敏感月

08.05.2023

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雅麗氏何妙齡那打素慈善基金會兒科教授梁廷勳教授接受《Yahoo 新聞》專訪時表示,國際兒童哮喘及過敏病研究發現,本港六至七歲兒童中有接近兩成會有鼻敏感,而在十三、四歲青少年的患者更高達三分一。其中約八成鼻敏感患者屬輕微至中等,其餘的病情則較嚴重。

Capture.JPG

中大醫健園|兒童過敏豈止塵蟎為患 增加免疫力防敏方案 

27.06.2022

今期中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及兒科學系專家,除剖析蟎蟲對港童罹患過敏症的影響,更建議各種預防過敏的方法。

i_src_084220531_edited.jpg

【杏林在線】與牛奶絕緣

14.01.2022

【Now新聞台】海書六個月大時,戒飲母乳並轉飲奶粉,怎料全身紅腫,嘴唇發紫,要送往急症室治療,後來確診是牛奶過敏。今集《杏林在線》會帶大家了解牛奶過敏的治療方法,並有營養師講解哪些食物可以替代牛奶的營養,以及牛奶過敏的食物陷阱。

milk allergy 2.png

中大食物過敏健康講座 - 食物過敏101教室

08.05.2021

講者:香港中文大學醫學院兒科學系臨床講師  梁詩彥醫生

Part 1.png

中大食物過敏健康講座

- 孩子不偏食 做個至醒有「營」人

08.05.2021

講者:中大醫學院兒科學系註冊營養師  區詠珊小姐

Part 1.png

CUHK in Touch|對抗過敏:中大破解最全面的美國曱甴基因組圖譜

17.03.2023

中大醫學院生物醫學學院教授徐國榮教授領導的研究小組,最近成功繪製出全球最全面的美國曱甴基因組圖譜,並在現有13種已知的曱甴致敏原外,發現七種新型致敏原。

20230224_1.jpg

CUHK in Touch|新型血液測試 提升診斷蝦敏感準確性

23.02.2022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研究團隊證實新型血液測試「嗜鹼性粒細胞活化測試」(BAT)用於診斷蝦敏感,其準確性較常規測試優勝。

20220106_1_edited.jpg

​香港過敏科醫學會 - 電子通訊 (Spring 2021)

14.05.2021

最近一篇美國的文章強調食物過敏人士外出用餐的風險,並提倡一些减低發生食物過敏機會的策略。在此我們列出了一些隱藏在本地常見菜肴的食物致敏原,希望為食物過敏人士及家庭、過敏科醫生、相關醫護人員,以及餐飲業界提供有用的參考資料。

HKIA e-newsletter.PNG

中大食物過敏健康講座 - 濕疹解碼

08.05.2021

講者:聯合醫院兒童及青少年科副顧問醫生  鄭正禧醫生

Part 1.png

中大醫學院研究發現鯇魚為本港魚類過敏的主要源頭 新致敏原「小清蛋白Cten i 1」有助提升診斷準確度

17.12.2020

香港中文大學(中大)醫學院進行兩項研究,以徹底了解本地華人魚類過敏患者的特徵。結果顯示,針對此群組,鯇魚比其他種類的魚更容易引起過敏。研究團隊還從鯇魚的小清蛋白中發現了一種新的致敏原標誌物「Cten i 1」,並已於世界衞生組織及國際免疫學聯合會的致敏原數據庫上註冊,以協助診斷。...

5fdb1d0007591.jpg
bottom of page